bitcoin homework


美国《时代》杂志报道,一位流行病学专家估算,每30个 印度感染 病例中,平均 仅有1人被 确诊并记录在案,因此印度累计感染病例数 可能是现有统计的30倍。


  与此同时,印度检验率却还一度下降:2020年9月,印度 单日检测量超过一百万次,而到2021年2月,单日检测量已降至 60万80万,这意味着更多病例可能未被发现。


  此外,为了早日恢复社会经济活动,地方政府在登记、报告确诊及 死亡病例时也可能存在纰漏。


  因此,严重的漏检、漏报、误报可能是营造“疫情得到控制”的主要原因。


   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盟友(OPEC+)将于周二(6月1日)举行会议。


  此外美国能源 信息署(EIA)上周五报告称,美国 3月原油产量飙升14.3%,而贝克休斯的 数据显示,上周石油和天然气活跃钻机数连续第 10个月上升。


  美国能源部相关数据显示,美国在2020年10月和今年3月从 伊朗进口了石油,这是1991年后的首次。


  伊朗石油部发言人 卡斯利·努里对此表示,该部并不掌握关于美国进口伊朗石油的数据,伊朗官方没有这方面的数据,无法证实 这一消息。


  地缘局势方面,与伊朗结盟的也门胡塞武装组织周一表示,他们以一架无人机袭击了位于 沙特阿拉伯南部KhamisMushait的哈立德国王空军基地。


  沙特当局未立即确认遭袭。


     人民币 在未来一年仍有小幅升值空间   第一财经: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到底是人民币在升值,还是美元在贬值?   陈东:如果这样讲的话,实际上我认为更多可以理解为是美元在贬值。


  比如从汇改之后,特别是2017年以后,人民币就像刚才讲的对一篮子货币实际上是基本稳定的,从指数来看的话,大概在最低的可能到达93,最高就是97多一点,现在 就在97多一点的位置,基本上就在这个区间里边运动,但是美元对人民币实际上它的波动要大很多。


    第一财经:央行出手做了一些调控的基础上,您认为未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可持续性有多大?短期内就在6.3、6.4这个区间运行了吗?  陈东:如果我们说在未来比如说12个月里边的话,我们目前的预测是人民币对美元大概到6.3这个位置,实际上还有小幅升值的一个空间。


  如果说更长的维度我们说5年到10年维度的话,我们认为人民币可能 还会对美元有比较稳步的比较明显的升值,这是 有可能的。


    疫情持续小规模 爆发或将扰动投资和增长 预期  第一财经:另外我们看到最近东南亚的疫情持续的在爆发,可能会对中国有一个什么样的影响?尤其是我们看到最近广州这些沿海城市已经开始有疫情的反复。


    陈东:这一轮跟之前的几次小规模的爆发可能有类似的地方,在大量的 人口必须要接种疫苗完成之前,这样的小规模的爆发几乎是无法避免的。


  因为你只要有人口的小规模的流动,你总有一点漏洞,它就可能一下子爆发出来,那么它 就会对某一个地区带来直接的经济的扰动。


  但它更恶劣的影响在哪儿?就使大家所有的人总是处在一种非常谨慎的这么一种思维状态里边,那么最后就会抑制内需。


  所以我觉得要进一步的推进经济的复苏,特别是推进内需的改善,疫苗是重中之重,一定要快速的把疫苗推出,然后实现至少百分之六七十的人口能够免疫,形成这个群体免疫,那么这个时候之后我们才可能避免这种情况反复的出现。


    集中度高的一线城市房地产仍有刚性需求  第一财经:银保监会发布了数据显示,截至4月末,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总体是同比下降了0.5个百分点,也就是贷款集中度方面,政策效应确实有了显现。


  但是我们看到其实整体来看,现在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还是比较火热的,所以您怎么来看接下来的一个整体的房地产市场趋势?  陈东:首先一线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继续的上升,它有它的基本面的一个因素。


  因为这些一线城市基本上根据定义,它就是人口密集度是最集中的,然后财富也最集中的这种地区。


  那么大家确实有这个刚性需求,这是一方面。


  另外一方面就是说要扭转人们的这种预期,你可以想见是一个多么漫长或者是多么困难的一个事情。


  因为从人口结构上面也看到人口的快速增长的时间也过去了,然后人口在往这些大城市聚集,那么相对来说,低线的这些城市,它们的人口有可能有些是出现净流出的。


  在这些地方它的房地产的价格我们认为没有道理持续地上涨。


  最后还有一个从国家的经济安全的角度来看的话,我们认为抑制房地产里边的信贷水平,就是它的杠杆率水平,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国家经济安全的头等大事,所以我认为坚持这种“房住不炒”的政策还会继续坚持下去。


  最终推动美国通胀率持续走强的,并 迫使美联储非采取紧缩行动而不可的,恰恰可能来自 就业数据领域:一旦薪资升幅持续超出预期,将会造成广泛而持久的额外 通胀压力


  是就业增长低迷的原因却是因为民众求职意愿不足,这迫使企业界提高薪资待遇来填补用人缺口,这反过来意味劳动力成本上升对通胀率的倒逼将是在所难免。


  美国将 于本周发布 5月份的月度消费物价指数(CPI)数据, 其所指示的通胀水平将在 相当程度上影响美联储后市的 货币政策对策。


  在4月CPI超预期走高后,市场一度押注美联储将被迫考虑提早开始缩减QE规模,这令美元指数一度强力反弹,但在美联储官员强调通胀仅是“暂时性”状况之后,其货币政策预期便重归宽松,从而使得美元走势继续承压。